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企业专访 > 正文

仁机:受到核污染的食物不能吃

作者:admin来源:上海仁机仪器仪表有限公 日期:2016-3-14 15:59:05 人气: 标签:

  受到核污染的食物能吃吗?答案肯定是“不能吃”,但是否食物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就不能吃呢?这就需要进一步讨论了。

 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,放射性物质无处不在,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受到辐射的照射,就连我们的身体内也存在着放射性核素。诺贝尔获得者西博格在《人与原子》一书中写到“事实上,在人类身体里就可以找到天然放射性核素。我们的身体平均每分钟要经历几十万次的核衰变”。

  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质有来自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,称为天然本底;也有来自核武器试验或和平利用放射能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,即人为的放射性污染。由于生物体和其所处的外环境之间固有的物质交换过程,在绝大多数动植物性食品中都不同程度的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,亦即食品的放射性本底。由此可见,食品中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不是能吃或不能吃的判断依据,食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在极低水平或者本底水平,只要不大量食入是没有问题的。如果食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,食物就不能食入。食物中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摄入污染食品后,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内各种组织、器官和细胞产生的低剂量长期内照射效应。当食品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检测结果达到表1的数值时,应采取补救行动或防护行动。

  表1 食品通用行动水平(国标GB18871-2002)

  放射性核素

  一般消费食品/(kBq/kg)

  牛奶、婴儿食品和饮水/(kBq/kg)

  铯-134、铯-137、钌-103、钌-106、锶-89

  1

  1

  碘-131

  1

  0.1

  锶-90

  0.1

  0.1

  镅-241、钚-238、钚-239

  0.01

  0.001

  如果大量误食入放射性污染食物,应尽快就医,但少量食入的难溶性或微溶性放射性核素在最初的2~3天内,主要由粪便排出体外。如铈-144、钚-239、钋-210由粪便可排除90%以上。综上所述,大部分食入的放射性核素就像小学课文《一个豆瓣的旅行》中豆芽一样,经过短暂的消化道旅行,就排出体外,不对我们身体起大的影响。

  食入的放射性核素进入到人体后,少量会参与人体代谢,均匀或选择性的分布在人体的不同器官中;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自身衰变不断减少,同时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通过皮肤、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等排出体外。比如,经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吸收入血的可溶性放射性核素,主要经肾随尿排出,如钠-34、碘-131、氚等进入体内后第1天尿中排出量占尿总排出量的50%左右,3天内占尿总排出量的90%左右。所以,摄入放射性核素后对人体的危害,与放射性核素的辐射类型、能量、半衰期,摄入的放射性核素数量及核素在体内积聚的部位有关。控制内照射的基本原则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。

  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放出的α、β、γ射线与人体细胞作用可能产生辐射生物效应,人体受损程度与摄入的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剂量密切相关。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辐射生物效应如表二所示。

  表二 辐射的生物效应(源于《走近核科学技术》)

  一次受照剂量

  对人体的影响

  小于100mSv

  无影响

  100-250mSv

  观察不到临床反应

  250-500mSv

  可能引起血液变化,但无严重伤害

  500-1000mSv

  血液发生变化,且有一定损伤,但无倦怠感

  1000-2000mSv

  损伤,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,容易治愈

  2000-4000mSv

  明显损伤,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,能够治愈

  4000-5000mSv

  能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,虽然治疗但受照者50%可能在30天内死亡,其余50%能恢复

  大于6000mSv

  引起严重放射病,可能致死

  我国现行的《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》(GB18871-2002)中规定,辐射实践(不包括天然照射和医疗照射)使公众受到的年有效剂量值不应超过1 mSv/a,大量监测结果表明全球天然辐射照射所致的年有效剂量均值为2.4mSv/a,核电站带来的辐射不到天然本底照射的百分之一。由表二可以看出,人体一次受到250mSv以下的照射不会发生损伤,所以天然辐射、核电厂正常运行的辐射照射,对人体健康是不会有影响的。

  最后,辐射是无色无味、看不见、摸不着的东西,生活中有使用放射性物质的场所均要求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,告诫人们留意和远离意外放射性伤害。

  上海仁机仪器仪表有限公司-核检测仪器制造商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0
0
0
0
0
0
0
0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